close

 

點擊播放按鈕可將文章「唸」出來喔!
 
本網頁線上語音由賽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

 

 

Lesson 2-019

《老子道德經》

第十九章 樸素

「絕聖棄智,民利百倍;

絕仁棄義,民復孝慈;

絕巧棄利,盜賊無有。

此三者以為文不足,

故令有所屬。

見素抱樸,

少私寡欲。」

點擊播放按鈕可將文章「唸」出來喔!
 
本網頁線上語音由賽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

 

 

【 白話譯文】:

絕棄了聖智的美名,不會為此美名來迫壓人民,人民自然可以得利百倍。

絕棄了仁義的聲名,不會為此聲名來奴役人民,人民自然可以歸返孝慈。

絕棄了巧利,不再生起貪取之心,那盜賊也就不會存在了。

這三者是說人間的禮文制度不足以治理這個世界,

因而得讓它有所歸屬於自然。

讓你的天真朗現吧!永遠懷抱著真樸的本心吧!

自然而然,你的私心就減少了,你的欲望也就降低了。

藥方:

◎不要貪取美名,要懂得務實,真正的務實就是不強求、就是自然!

◎用再多的語言文字去教導,都不如自自然然的生長。

◎讓你的天真朗現吧!永遠懷抱著真樸的本心吧!這樣自然快活!

◎自我降到最低,才能升起真正的我;欲望減到最少,才能升起生命的真實動力。

感謝 林安梧教授,授權本社團使用全文譯本。

並歡迎各位社友,推廣分享。

歡迎大家,繼續留言討論,謝謝!!!

網路譯文,請參考:

(如有侵犯版權著作權,請告知,馬上刪除,感恩。)

1 棄絕成功與智慧,對人民有百倍的好處。棄絕仁義的說教,人民就會
復歸孝慈。棄 絕技巧與功利,就不會有盜賊為患。

2 然而,用這三者作誡律是不夠的,一定要讓人心有所歸屬才行,就是:認識生命的本根, 持定存在的本原。

3 使自我越來越少,使慾望越來越淡。拒絕人間的學問,保持無憂無慮的心。

(請大家踴躍分享心得,感恩)

另則網路譯文,請參考:

(如有侵犯版權著作權,請告知,馬上刪除,感恩。)

▲真正的聖人.不自以為聖人.如至聖先師.孔子在世的時候.以聖人之行.但不以聖人知名自居.反而使他的聖明長久.就是他能夠棄除智巧的心機.順其自然.反而能夠讓人民學習他言行的榜樣.這對人民來說.是利益百倍的.

▲在力行仁義的時候.也是一樣.不必刻意去標榜自己.能夠這樣的話.人人才能夠回復孝慈的自然本性.

▲比如說.人人都不以奸巧的手段去騙人.那麼其他的人就不起盜賊之心了.

▲以上這三種理論.有些人認為是多餘的.文章是難以感化天下的.所以我就另外傳下一種啟示.來教導天下的百姓.

▲就是持守樸素純潔.少思寡欲.回復到純真的本性.

(請大家踴躍分享心得,感恩)

 
 ·  ·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q730120100 的頭像
    q730120100

    道教科儀,術法與民俗說法之區分與探討部落格

    q730120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