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播放按鈕可將文章「唸」出來喔!
 
本網頁線上語音由賽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
 
 
 
【老子道德經】
第十四章 道紀
 
 
 
視之不見名曰夷,
聽之不聞名曰希,
搏之不得名曰微,
此三者不可致詰,故混而為一。
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,
繩繩不可名,復歸於無物。
是謂無狀之狀,無物之象,是謂惚恍。
迎之不見其首,隨之不見其後。
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
能知古始,是謂道紀。
 
 
點擊播放按鈕可將文章「唸」出來喔!
 
本網頁線上語音由賽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
 

【 白話譯文】
看它不見(它是無相的)就叫它「夷」,
聽它不到(它是無聲的)就叫它「希」,
摸它不著(它是無形的)就叫它「微」,
它是無相、無聲、無形的,不可以用言語來形容。
它混沌不分,合而為一。
這整體不分的「一」,它表現出來的並不亮麗,
含藏在裡的,卻也不昏暗;
它綿綿不絕地,難以名狀,最後回復到空無一物,這就叫做
「不可名狀的狀態,不可表象的真象」
這就叫做不可捉摸的「恍惚」。
想迎接於前,卻見不著它的頭;
想追隨於後,卻見不著它的身影。
操持古之大道,治理現前萬有一切;
能知原始古道,這叫做「道之統紀」。

【心靈藥方】

◎ 不要求亮麗,只要不昏暗,就有可能。生命要的不是必然,而是可能。
◎無相、無聲、無形的時候,就是充滿著可能性的時候。甚至,你要懂得去相、去聲、去形,回到真切的可能點上來。
◎處在環中,才能因應無窮,不必在前在後、在左在右,徬徨猶豫,浪費心神!
◎不必擔心目前的勢態如何,要用理念去化解,要以理導勢!

感謝 林安梧教授,授權本社團使用全文譯本。
並歡迎各位社友,推廣分享。
 
 ·  · 接收通知 · 分享 · 7月19日
  •  
  •  
    陳受三 今日有事,提早貼文,請見諒!!
     
  •  
    陳受三 網路翻譯,請參考:
    (如有侵犯版權著作權,請告知,馬上刪除,感恩。)
    看見而不曉得,叫做「夷」;聽到而不明白,叫做「希」;摸索而不可得,叫做 「微」。

    「夷希微」三者,不可思議,難究其竟,所以它們混而為一。
    在他之上不再有光明,在他之下不再有黑暗。
    難以言說的無限延綿啊,又復歸於空虛無物。
    他是沒有狀態的狀態,沒有形象的形象,叫做恍惚。
    迎面看不見他的先頭,追蹤抓不著他的尾跡。
    秉持上古之道,可以把握當今萬有,知道其由來始末,這便是大道的要領了。
     
  •  
    陳受三 另一則翻譯導讀,請參考:
    (如有侵犯版權著作權,請告知,馬上刪除,感恩。)
    ▼視之不見名曰夷。


    看不出什麼東西。就叫做無相。

    ▼聽之不聞曰希。

    聽不出什麼聲音。就叫做無聲。

    ▼搏之不得名曰微。(搏另本作摶)

    摸不著的東西。就叫做無形。

    ▼此三者不可致詰。

    以上三樣。無相無聲無形。就是道體的微妙。所以世人是看不見。
    聽不到又摸不著。這就是道體的不可思議之處。

    ▼故混而為一。

    雖然無相無聲無形的理論。可以分開來說。可是它的本體其實還是
    混合的。

    ▼其上不皦。其下不昧。

    而有形的世界就不同了。凡是有一邊明的。就有一邊是暗的。如
    上面是明的。下面就是暗的。而道體的微妙就不同了。它上面
    不是明的。下面也不是暗的。

    ▼繩繩兮不可名。復歸於無物。

    它綿綿不絕。充塞於天地宇宙之間。似乎是有個物體。又難以立言。
    因為它畢竟是非常虛無的東西。雖然它生長了萬物。而又好像不是
    它生長的。

    ▼是為無狀之狀。

    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。沒有物體的物體。

    ▼無象之象。是謂恍惚。

    所以有人說道體為恍惚不定的。好像有。又好像沒有的。

    ▼迎之不見其首。隨之不見其後。

   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。因為如果你想在前頭去迎接道體的話。根本
    也看不到它的前頭。你要是想在後面跟著它。你還是看不到它的
    尾巴。

    ▼執古之道。以御今之有。

    因此聖人就是秉著持著。這古始以來就存在的道。去治理世間的
    一切。

    ▼能知古始。是謂道紀。

    所以。我說能夠知道古始之道的人。就是知道。道的系統的人。
    因為這個系統。就是道的綱紀呀。
     
  •  
    Santino Carlos Lee 遠不著物 近不著形 內不著印 三者既悟 唯入於空
     
  •  
    蓮花荷塘 選擇聽見.看見我們所相信的世界.最終會看不見生命的真相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q730120100 的頭像
    q730120100

    道教科儀,術法與民俗說法之區分與探討部落格

    q730120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