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sson 2-018
《老子道德經》
第十八章 四有
「大道廢,有仁義;
智慧出,有大偽;
六親不和有孝慈,
國家昏亂有忠臣。」
【白話譯文】:
廢棄了自然大道,就得強調人間的真情實感、義理規範;
出離了智慧明照,人間的造作詐偽也就群起而生了。
父子、兄弟、夫婦,這六親無法和諧共處,這時就得強調孝道與慈愛的重要。
國家昏亂不堪,這時候才有所謂的「忠臣」。
藥方:
◎強調什麼,其實就是失去什麼,要懂得安享幸福,不要老追索幸福。
◎大道自然,無情有情,沒有強迫,卻有道理,不用擔心。
◎ 與其立志成為忠臣孝子,無寧盼望六親和順、天下太平。
◎ 與其一直提醒自己要怎麼樣,不如讓自己就這樣、就這樣,如如自然。
感謝 林安梧教授,授權本社團使用全文譯本。
並歡迎各位社友,推廣分享。
歡迎大家,繼續留言討論,謝謝!!!
網路譯文,請參考:
(如有侵犯版權著作權,請告知,馬上刪除,感恩。)
1 大道廢棄了,才出現仁義。
2 智慧出來了,才有大偽詐。
3 六親不和,才大講孝慈。國家昏亂,才呼喚忠臣。
另則網路譯文,請參考:
(如有侵犯版權著作權,請告知,馬上刪除,感恩。)
▼大道廢。有仁義。
很多事情是很巧妙的。不相信你看。當大道難行於世的時候。 才顯出仁義的可貴。大道普行的時候。反而現不出仁義在什麼地方。 也不知什麼叫做仁義。
就好像上古時代。人心純樸。順天行事。大道普行。到中古時代。 大道就漸漸難行於世了。因此至聖孔子。看到大道就要廢棄的時候。 便大力提倡仁義。這也是大道廢棄以後。才出現的仁義呀。
▼智慧出。有大偽。
但是一旦到了。科學越發達。社會越文明的時候。人心越奸巧虛偽。 到那個時候。人民也不遵守仁義道德了。因此投機取巧。 欺詐攻訐的事。也就層出不窮了。
▼六親不和。有孝慈。
當六親和的時候。雖然有孝慈的人。但因為六親祥和。就顯不出有 什麼孝慈。而且因為人人孝慈。則不知誰是孝慈。一旦在六親 不和的情況下。倘若有人還能守孝慈的事。這就難能可貴了。 更顯出這個人的孝慈。
▼國家昏亂。有忠臣。
有忠臣必有奸臣。但是在天下太平的時候。就顯不出誰是忠臣。 誰是奸臣。一旦到國家戰亂的時候。奸臣則賣國求榮。忠臣便盡 其無私之心。捨身報國。成為萬古不朽的忠臣之名。因此是國家 昏亂有忠臣。
請大家踴躍分享心得,感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