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Lesson 1-3
太上老君常說清淨經: PART 3
資料引用自:
http://www.daoisms.org/xuedao/zhujie/info-6508.html

夫人神好清,而心擾之;人心好靜,而欲牽之⑼。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靜,澄其心而神自清⑽。自然六慾不生,三毒消滅⑾。所以不能者,為心未澄,欲未遣也⑿。能遣之者,內觀其心,心無其心⒀;外觀其形,形無其形⒁;遠觀其物,物無其物。三者既悟,惟見於空⒃;觀空亦空,空無所空⒄;所空既無,無無亦無⒅;無無既無,湛然常寂⒆;寂無所寂,欲豈能生⒇?欲既不生,即是真靜(21)。真常應物(22),真常得性(23);常應常靜,常清靜矣(24)。如此清靜,漸入真道(25);既入真道,名為得道(26),雖名得道,實無所得(27);為化眾生,名為得道(28);能悟之者,可傳聖道(29)。
註釋:
(9 )夫人神好清,而心擾之;人心好靜,而欲牽之:神,此處指人的元神本性,來自無極中的真陽之靈。心,元炁結成的東西,聖人云:“聲色不止神不清,思慮不止心不寧,心不寧兮神不靈,神不寧兮道不成。” 七情六欲,是識神著了外境而生之貪念,元炁所結成之心,本來也是好靜,但貪欲之念一起,牽動一心,就不再平靜了。此句言人的心神本來清靜,都是因世欲之事干擾,而使之不清靜。

(10 )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靜,澄其心而神自清:遣,去除。澄,澄清。此句言人能去除七情六欲,內守元和自然之炁,內心自然而然就會安靜,七情六欲就不能存在。古仙雲:“欲從心起,息從心定,心息相依,息調心靜。”

(11 )自然六慾不生,三毒消滅:六欲,指六根,六根指眼、耳、口、鼻、心、意。欲,染著之貌,情愛之喻。觀境而染,謂之欲。所以眼見耳聞,意知心覺。世上之人如果能斷其情,去其欲,澄其心,忘其慮,而安其神,那麼六欲自然而然就會消滅不能存在。三毒,指身、心、口。人有身時,身有妄動之業。心有妄思之業,口有妄語之業,又說三毒為三尸,上屍彭琚、中屍彭瓚、下屍彭矯。上屍好華飾,中屍好滋味,下屍好淫欲。人若能斷其華飾,遠離滋味,絕其淫欲,去此三事,就能使毒消滅,三毒既滅,就能神如炁暢,自然清靜。

(12 )所以不能者,為心未澄,欲未遣也:所以不能者,所以不能夠做到的,指人心被名利、聲色、滋味等所動,性亂情惑。為心未澄,指心不能澄清。欲未遣也,指慾不能去除。此句言人心迷惑未斷,心有所染,不能窮盡妙理。

(13 )能遣之者,內觀其心,心無其心:人能斷情、絕貪、去欲,即無三業之罪,使心處於形內,不能夠從外形上看到心內世界,心無其心。即無心可觀,無心可觀則無所用,無所修。就達到清靜之道了。

(14 )外觀其形,形無其形:形由心主宰,心由形表現出來。形無主就不能安靜,心沒有形表現出來就不存在,心處於內,形見於外,內外相承,不可相離。心離開形體,叫做無心。無心,也就無形,所以叫做形無其形,形無其形就合於道。老君曰:“吾有大患,為吾有身。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。”

(15 )遠觀其物,物無其物:物,道之妙用,非世間的一般物體,五行造化謂之物,塊需然有凝謂之形。凡是有形質的,都是後天之物,物無其物,謂之真,真空也。《道德經》雲:“道之為物,惟恍惟惚。”又曰:“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” 此句言修道之士,應當認取先天恍惚中的真物,而放下後天有形的假物,如此才能修道成真。

(16 )三者既悟,惟見於空:三者,指心、形、物。空,道之用。此句言凡夫俗子,都執著身、心、外物三種東西,而學道的人,又常常執著外面的法界,內裡的元神,遠處的神通,以至“凡”能證“聖”, “聖”不能成“神”。如果能摒棄這些,使大道賦予了神性,即可超凡入聖了。再進一步修煉到“ 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”的高上境界,即是真空的境界了。

(17 )觀空亦空,空無所空:空,真空。空有兩種形式,有大空,有小空。此二空懼無即自然不染正性,以成真道。觀空也空,大道無象,空也有空象,應把此空像也加以忘去,則真空之境更加真實。空無所空,凡居有質,都憑藉大道而成形,一切物類,都是從道而產生。大道坦然常存於物,非為斷滅也。

(18 )所空既無,無無亦無:大道沒有窮盡,修道到了空也沒有處所之後,空也沒有了。如果仍然有空,就不能達到無的境界,再進一步做到無之又無,就無也不存在了。

(19 )無無既無,湛然常寂:無無,無執。世間萬事萬物,都歸於無,功夫到了無也沒有的地步,就萬法都空了,達到湛然而又圓滿的真本,即成真道了。

(20 )寂無所寂,欲豈能生:寂到了盡頭,連寂都不存在了,就到了無為、無事、無欲的境界,自然成道了。

(21 )欲既不生,即是真靜:真靜,自然無欲。求靜必須先遣欲,有欲則患生,無欲則無憂,無憂則可進入真靜。

(22 )真常應物:真,體無增減謂之真。常者,法也。常能法則叫真常之法。法則真常應物,隨機而化導眾生。“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”,“感而遂通”依舊“寂然不動”。才能真常應物。

(23 )真常得性:凡欲得成真性,須修常性而為道性。得者動也。動其本性,謂其得性。

(24 )常應常靜,常清靜矣:“事來則應”,常應則無所不應。常者道體也,應者靈機也。言道體可以隨機而應萬變。“事去則忘”如浮雲過空,雲過則天又清又靜。可知,不管天之有云無雲,而天體本淨,不管心之有事無事,皆可常若無心,無心之心,是為道心,是為真心,真心乃清靜無染之心,也即可應萬境萬變而永恆不變之心。

(25 )如此清靜,漸入真道:真道,指清靜之性。真,即為道。此句言經中不言,令人須假性修,漸進而成真。

(26 )既入真道,名為得道:此句接上句,言既入真道,名悟修真。煉凡成真,煉真成神。

(27 )雖名得道,實無所得:雖然從名目上說,似乎是得到了道,但其實道為天地之本源,宇宙之原動力,大自然之規律。獨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。自本自根,未有天地,自古以固存。先天地生而不為久,長於上古而不為老。太上無極大道,本無得無失,無形無象,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,搏之不得。故曰實無所得。

(28 )為化眾生,名為得道:化,返以守真謂之化。化,遷變之義。逐換應見之名,化別種種,應見容儀。有無莫測,透化時人。透化者,指事為喻。恆勸開悟教道之名。普令後學之人。舍惡從善,惜身保命。故要歸於聖教。只有太上西化流沙,八十一國,亦法視相,或見大人,身千丈;或見小人,身長丈八。變見無方,易形改號。或曰金仙,或曰梵仙。隨方設化,同體異名。教人修道,去妄成真。乃立清靜之教,是為得道。

(29 )能悟之者,可傳聖道:悟,覺,猶通。此句言凡學仙之人,若悟真理,則不以西竺東土為名,分別六合之內,天上地下,道化一也。若悟解之者也不以至道為尊,也不以眾教為異,也不以儒宗為別。能悟本性,非分別所得。但能體似虛無,常得至道。歸身內修清靜,則順天從也,名合人事,可以救苦拔衰。以此修持,自然清靜。人能清靜,至道自來,不求自得,不學而成。清靜自然,聖道歸身,所以說可傳聖道。

此段總的是講了要“遣欲”、“澄心”,在做到“無心”、“無形”、“無物”的境界後,還要把“空”、“無”及湛然之“寂”也當做有名之物,遣而忘之,以達到“真常”、“清靜”,從而“得道”。所謂得道,並不是指有形有像之道,而是得證虛靈本性圓滿無缺之道,得了此道之後,可以應物應事,玄同萬物。妙合先天之炁,而運化於萬物內外,綿綿無盡。

 
 ·  ·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730120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