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;
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。
人之所惡,唯孤寡不穀,而王公以為稱;
故物或損之而益,或益之而損;
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。
強梁者不得其死,吾將以為教父。」
【白話譯文】:
大道之生,渾淪為一、「不可言說」,
「不可言說」,分裂為二、轉為「可說」;
既為「可說」,參合天地、成就為「說」;
「說」必有指,指向對象,構成「萬物」。
萬物存在載負陰柔而環抱陽剛,養其虛靈之氣以為調和。
孤、寡、不德這些話頭是人所厭惡的,而王公偏以此自稱,為的是
調和其氣。
如上所說,存在事物雖或減損,反而增益;雖或增益,反而減損;
這道理是前人所留下的教示,我也同樣的教示你!
矜強自恃的人,不得好死,我將以此做為教示世人的綱領」。
【藥方】:
◎人們用語言名號去對既有的存在定下標籤,但可不要忘了未貼標
籤前,正是存在事物生長的過程!
◎任何存在事物總有陰陽剛柔兩個對立面,用你的謙卑心靈去活轉
它吧!「處環中以應無窮」!
◎教,是不言之教,是柔弱之教,這是生長的關鍵處;即使要說
話,還是要歸於不說。
◎損之可益,益之可損,自然有一種持平原則,人間福分亦是如
此,且安心吧!
感謝 林安梧教授,授權本社團使用全文譯本。
並歡迎各位社友,推廣分享。
歡迎大家,繼續留言討論,謝謝!!!
網路譯文,請參考:
(如有侵犯版權著作權,請告知,馬上刪除,感恩。)
▼道生一。
道的造化總原理是這樣的。道為萬物之本。但是道本無名。
強名為一。
▼一生二。
由一而分為二。則是有了陰陽。自然天地定位。就是二的數。
▼二生三。
有了二數之後。就開始有了對待。有對待必有兩端。如善惡分別。有兩
端必有中心處。所以一就開始成為三數。
▼三生萬物。
因此易經的數理。就以三為生數。而演變的。一切飛潛動植。
一切有形有色之物。就成為萬物了。
▼萬物負陰而抱陽。
陰的一面。居於幽暗。而且是柔弱的。所以往往是萬物所持的正明面。
因此陰以無形而身負其內。陽以有形身抱其外。
▼沖氣以為和。
沖氣就是陰陽一气的中心。虛中之氣。虛中之氣是含有萬物造化之機
的。所以萬物得其沖。便有生生化化之妙。此中之理若以人身比喻如
下。(目有)虛靈而能視。耳有虛洞而能聽。鼻有虛孔而能嗅。口有虛空
而能吃。意有虛魂而能思。心有虛竅而能應。因此萬物。皆以沖虛為
本。
▼人之所惡。惟孤寡不穀。而王公以為稱。
因此。剛才所講的。皆以柔弱沖虛為本。就是因為它實在太偉大了。你
看人都最討厭聽到。孤寡。不穀。這些話。但是高高在上的王。卻喜歡
以它自稱。這豈不是以柔弱來自損嗎。如果侯王不自損。天下便不自歸
了。所以以虛下為用。實在太妙了。[不穀者無食也]
▼故或損之而益。或益之而損。
因此表面上。看來是受損的。實際上是得益的。在表面上看來。是得到
利益的。實際上是受損的。如國君以孤王寡人自稱是損的。反而得到天
下人民的歸心。如果國君以驕傲自滿來誇示天下的話。反而會受到眾叛
親離。如桀紂將天下視為己有。驕滿自大。雖有天下而天下反叛之。就
是一個借鏡。
▼人之所教。我亦教之。
這是右代聖人所教導的遺訓。我也就拿這個來教導別人。
▼強梁者。不得其死。
也就是人生在世。應體悟大道而行。不可仗恃自己的力量。
稱強霸道。或是向人誇耀。否則會得不到善終的。
▼吾將以為教父。(另本冇教)
所以我將以上這些巧妙的道理。當成父親教導我一樣。永遠的記住它。
請大家踴躍分享心得,感恩